新媽媽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“開奶”和“下奶”。那么,乳汁是如何產生的?當你了解了乳汁是如何產生和分泌的過程,你就真正的知道如何通過自己和寶寶的努力,整個哺乳期都輕輕松松。
乳汁是怎么產生的?
我們都知道,嬰兒出生之后半小時到2小時之內,盡快吸吮乳房可以有效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率。那么為什么要吸吮乳房刺激乳暈?為什么要求嬰兒含住乳暈而不是乳頭才能刺激乳汁的產生和分泌。
乳汁的產生過程,是一個吸吮-反射-分泌激素-泌乳-吸吮 反復的一個過程:
1、當寶寶第一次吸吮,含住乳暈(不是乳頭,乳暈的內部解剖是輸乳竇),寶寶的牙齦覆蓋在乳竇上面,用上下鄂壓住乳暈,反復吸吮、擠壓乳暈的動作,能有效地刺激乳頭內的神經纖維;
2、神經纖維向大腦傳遞信息,要求身體為嬰兒提供乳汁;
3、大腦中的腦垂體,有時也稱為“主腺”,對收到的信息做出反應,釋放催乳素和催產素。
催乳素刺激乳房中的乳腺分泌更多的乳汁。催產素會令乳腺管周圍的微小肌肉收縮,肌肉收縮會擠壓乳腺管,在嬰兒吃奶的時候讓乳汁流出乳房。產生乳汁之后沿著輸乳管傳送,乳管在乳暈(乳頭周圍的深色區域)下面擴張變寬,形成乳竇。
催乳素(也叫泌乳素)的不斷分泌是保證乳汁源源不斷的基礎,催產素(也叫縮宮素)是讓分泌的乳汁順利的流出乳房。催乳素和催產素就一字之差,如果你分不清楚,看中間的字就能記住,乳,分泌乳汁,產,讓乳汁流出。
這一整個科學、智能的噴乳反射的過程可以解釋成功母乳中所有的問題,比如為什么要讓孩子出生之后盡快吸吮,因為只有吸吮才能刺激產生催乳素和催產素。
為什么乳汁產生之后還要寶寶不停的吸吮,因為只有不停的吸吮才能保證道路通暢,如果只是產奶,而不能流出乳房,乳汁會蓄積在輸乳管內,因為堵奶,進一步感染還會引起乳腺炎。也就是說為什么早期的乳房腫脹要及時排空,不及時排空會讓乳汁蓄積在輸乳管內,蓄積的時間越長,越容易感染。
為什么孩子吃一邊奶,另一邊乳房也會漏奶或者直接噴奶,就是因為催產素刺激乳房肌肉收縮,讓乳汁從乳頭流出來。
標準的“開奶”過程
嬰兒出生后,在第一時間吸吮,嬰兒的上下唇分開,牙齦緊挨著乳暈的邊緣位置,嬰兒將整個乳暈(不是乳頭)含在嘴里,舌頭環繞在乳頭周圍形成一個導流槽,然后通過波浪一樣的擠壓動作,將輸乳管乳竇中積存的乳汁排空。
如果能在分娩后1小時內將嬰兒放在胸前喂奶,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母乳喂養模式,這時候嬰兒反應機敏,精力十足。晚些他可能開始打瞌睡,因此若能在出生后1小時內開始喂奶將大大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率。
讓寶寶多吸,到底怎么多吸?
多吸有兩個部分,一個是吸吮的頻率,一個是每次吸吮的時間。母乳喂養的新生兒每天通常每24小時吃8~12次奶,有的甚至更多。嬰兒通常會先在一側乳房吃10~15分鐘,之后可以給孩子拍嗝,再吃另外一側乳房。這樣算下來,嬰兒差不多平均2小時吃半小時的奶,另外新生兒一般清醒1小時左右就需要睡覺了,所以這個頻率和頻度就算是多吸了。如果在孩子睡覺的時候你還是希望多吸刺激乳房泌乳,可以使用吸奶器,好的電動吸奶器有按頻率按摩的功能,也能做到刺激的作用。
不斷的吸吮可以排空乳房,乳房排空會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催乳素,從而源源不斷的產生乳汁。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有效泌乳的途徑。
多吸還有什么好處?
每次開始喂奶的時候,寶寶喝到的是前奶,前奶因為脂肪含量低,所以很稀,看起來像脫脂牛奶。寶寶繼續吸吮,能使你產生更多的催產素和催乳素,5~10分鐘后,他可能改為所謂“非營養性吸吮”,一種更為舒緩的吸吮方式,主要是為了獲得心理安慰,這個階段的乳汁(后奶)脂肪含量更高,蛋白質含量也會略微升高。后奶能讓寶寶體重增加,并且讓寶寶產生飽腹感,一般這種后奶更稠稱作“成長奶”。寶寶吃奶吃的越久,攝入的脂肪和卡路里越多。
乳房流出的乳汁越多,母體制造的乳汁也會越多,讓寶寶頻繁的吸吮,或者經常的使用吸奶器吸出乳汁,都會刺激你的身體源源不斷的制造更多的乳汁。而當寶寶吃奶量少,產奶量也會隨之減少。
為什么要保持心情愉悅?
保持心情的愉快能促進乳汁分泌并不是一句空話,而是有科學研究證實,抑郁的心情和壓力會使體內腎上腺釋放應激激素腎上腺素,導致乳腺周圍的血管收緊,減少乳腺的血液循環,從而降低了催產素對乳腺的泌乳反射的影響。
當媽媽恐懼、緊張、疼痛、疲乏、壓力、分心、或者困窘都會阻礙泌乳素的正常運作。正式由于這種大腦-乳房的鏈接,哺乳媽媽會發現,有壓力或者情感危機、抑郁情緒、甚至疲勞過度都會讓泌乳反射運作不暢,使乳汁分泌減少。